|
严谨科学的耐药监测数据源自合理的病原学诊断和规范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操作。就目前国内微生物检验现状看来,发展相当滞后(体制、人才等等多方面原因),实在不适合做如此大规模、监测点良莠不齐的耐药监测网。卫生部竟然做了,而且还大张旗鼓,不过卫生部的钱反正多,花点无所谓!
不用提太多问题:
1、数据来源标本类型以什么为主?
2、污染菌、定植菌、感染菌有无区分?如果有,如何区分?
3、在抗生素已经滥用严重的基础上,所谓的耐药率、特殊耐药菌检出率等等评价指标必然出现严重偏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国内大型耐药监测网做得最好的还得数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chinet,循序渐进,自上海而外逐步发展数据中心,迄今已五六年了,也不过十余家三甲医院获准参与。即便如此规范严格,也不免高估耐药性。所以我说如Mohnarin这种好大喜功的做法,非但无益,反而加重抗生素滥用!
个人观点,胡言乱语,姑妄听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