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 打卡总奖励:109
- 最近打卡:2025-01-07 09:14:53
|
这个项目不应该也不会只做一年,如果能够运行得好的话,可以长期运行下去。当然,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1、大的方向,就是要以点带面。尤其是初期,不能撒胡椒面面面俱到,只能选重点,选择能够把这个项目在当地推广、铺开的人来。
2、初期人选倾向于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年龄不限,同时尽可能兼顾有潜力的人。
3、中期人选倾向于有潜力爱学习的人。
4、后期人选倾向于纯基层的人(前提是学会发展的好,有足够的财力支持)
所以,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件事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大事,那么就一起来添柴加炭吧,让这把火烧得更旺,让这件好事能够做得久做得实,能够惠及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们把!
我觉得对于受资助人应该有一个要求或者说考核指标,就是在当地推广项目的成果。只要考核指标应包括两方面:1、发展会员情况2、论坛活跃情况(把大家带到论坛上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家工作中的问题,参与论坛的讨论才能将大家更好的凝聚在一起)借助这个项目我建议论坛是否专门开辟分省讨论版块?就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感染控制动向”版块里加一个就行了,各省的联络员担任见习版主,有什么事大家上论坛讨论,岂不是更好?在讨论的过程中,谁有真才实学很快就能被大家看到,选人就很容易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个项目应该细化一下,资助的内容可以扩展一下,比如免费参加会议或培训班的资助可以倾向于学科带头人、当地专家,而例如一对一的辅导、资料共享、资源共享等资助项目其实也可以直接就对所有基层人员通过论坛这个平台开放。比如我是三甲医院的,是本地区有影响力的人,某某是偏远基层医院的人,如果没有论坛,我们根本就不认识,通过论坛,我就可以和他建立联系,他可以经常向我询问工作中的疑难。这样的一对一辅导可能比把他带到上海开个会要更有成效。。。。。。。由此还有很多思路,希望大家共同探索。
我们做的事情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大事情,所以要有战略上的思路,而不应该局限于战术运用上。当然,初期可能会有选上的人不能发挥以点带面功能,但是,从全局上来看,不可能所有选上的人都是这样吧?东郭先生毕竟还是少数,否则也就显不出东郭先生了,是吧。何况,就算这个“点”带不起一个“面”,至少他还是“面”中的一个“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