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足口病的手消毒问题,一直困惑我很久了!
记得去年曾经提起过,酒精对肠道病毒无效的说法,但印象中,含酒精的复配制剂应该有效,而且台湾和香港地区也认为含酒精的复配消毒剂可以用于肠道病毒感染预防的手卫生。
请看这些帖子:
https://bbs.sific.com.cn/vi ... &extra=page%3D1
去年院内培训的时候,我说含酒精的复配消毒剂可以用于手消毒,临床没有什么疑虑;
今年儿科主任接受培训回来以后,强调酒精不能用,我说复配制剂可以,人家说,卫生部组织的培训说的,我们就得遵照,于是要求在收治手足口病的病床前,把原来配置的快速手消毒剂撤下,不给用。
我再次查看《消毒技术规范》中有关消毒因子的作用水平,我的理解是含酒精的复配制剂应该能用,大家认为呢?
或者,我的理解有误?
请看摘自《消毒技术规范》的内容和我的理解:
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
亲脂病毒(有脂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细菌繁殖体
真菌
亲水病毒(没有脂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新型肠道病毒—EV68,69,70,71等。
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朊毒体(感染性蛋白质)
消毒因子的四个作用水平
[size=133%]–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size=133%]–--高水平消毒法: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芽孢。
[size=133%]–--中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的方法。
[size=133%]–--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关于EV71病毒抵抗力和消毒剂选择问题
小RNA病毒科:形体微小、直径为2-30nm、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包括:
[size=133%]•甲型肝炎病毒
[size=133%]•脊髓灰质炎病毒
[size=133%]•柯萨奇病毒
[size=133%]•埃可病毒
[size=133%]•新型肠道病毒—EV68,69,70,71
[size=133%]•鼻病毒
[size=133%]•口蹄疫病毒
[ 本帖最后由 gjs661 于 2009-4-6 08:45 编辑 ] |